制作一把伞有110多道工序背后演绎了一种工匠精神_视频案例_安博体育登录入口|安博全站平台app下载
首页 > 安博全站app > 视频案例

制作一把伞有110多道工序背后演绎了一种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24-07-31 12:13:29 |   作者: 安博体育登录入口

  从三折伞架,到自动开收伞架,再到外翻式三折伞架,杭州天堂伞陪伴了老百姓30多年,工艺一直在升级,不仅成了家喻户晓的品牌,甚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这个背后,离不开一批又一批制伞匠人的精益求精,龚大舒就是这里面之一。9月20日,在第四届西湖工匠发布会上,龚大舒和王征宇、方舟、江德财等10人被评为西湖工匠。

  1988年,因为阴差阳错,学机械制造的龚大舒接触到了制伞业,师从天堂伞创始人王斌章先生,从此与伞结下不解之缘。因为龚大舒的勤奋好学,王斌章丝毫没有保留地传授了制伞技艺,这让他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制作一把伞,有110多道工序,我们每一个环节都要熟悉甚至精通。”龚大舒介绍,就拿伞面缝合来说,这是至今都没办法完全机械化的工序,“因为伞面的材料品种繁多,伞面的形状也有7K(片)、8K(片)、10K(片)的区别,不同的样式伞面弧度不一样,真正想要缝合好,还是要靠手工技艺。”

  但对龚大舒影响更为深远的,是王斌章对制伞的精益求精。“当时,王老先生一心想要创品牌,对伞的技艺和品质要求很高。”龚大舒回忆,在短缺经济时代,一些工厂只要能产出就很不容易了,“但我们有很高的生产规格要求,如果产品质量不过关,我们宁可销毁也不拿出来卖。”

  正是王斌章的这一“匠心”理念,让龚大舒30多年来一直把产品质量放在了第一位。

  由于此前是学机械的,龚大舒也一直想利用专业特长,在伞具的设计开发上动足脑筋。

  30多年来,他坚持在一线工作,先后设计研发了无马鞍三折骨片、内翻伞骨和黑骨片等新产品;还积极改进模具设备和工艺流程,研发制造自动化精加工配套设备,天堂伞产品自配率达到95%以上;成功设计了全自动多工位伞杆一次成型设备、伞面自动裁剪机、伞面多套色自动丝印设备、面料烫边开幅一体机、自动折伞机等生产装备,近年来成功完成天堂伞“机器换人”和智能化生产线设计,填补了多项行业技术空白,为制伞业的技术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传承西湖绸伞、西湖油纸伞的制作技艺,龚大舒还在杭州工艺美术馆设立大师工作室,建立天堂西湖绸伞保护性生产基地,研制开发的纯手工制作的天堂竹语伞还被列为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湖绸伞制作技艺传承项目,先后设计了四个系列近二十款亚运产品,受邀参加了2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

  龚大舒的成长之路,正是工匠精神的生动演绎。近年来,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起的产业,无论是工业经济还是数字化的经济,西湖工匠们坚守在各行各业,已然成为了西湖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成为了创新创造的重要精神源泉。